技术规范
1总则
1.1本规范书用于一台18MW秸秆发电机组的高压加热器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制造、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需方有除本规范书以外的其他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经供需双方讨论后载于本规范书。
1.4 供方对高压加热器(包括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需方的认可。
1.5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若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严格的标准执行。
1.6 如供方没有对本规范书提出书面异议,需方则可认为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1.7 本规范书经供需双方共同确认和签字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订货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1.8 在合同签定后,需方有权因规范、标准、规程发生变化而提出一些补充要求,具体内容双方共同商定。
2 工程概况:
本秸秆发电工程装设1台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生产的18MW高温高压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1台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75t/h高温高压水冷振动炉排秸秆直燃锅炉,额定发电量18MW。
3. 环境条件与设计条件:
3.1 厂址自然条件
主厂房零米标高海拔高度: 946.3米(黄海高程系)
当地多年平均大气压: 908.5hPa
基本地震烈度: 6度
历年高气温: 37°C
极端低气温: -27.2°C
多年平均气温: 9.6°C
相对湿度: 64%
历年大风速: 18m/s
3.2设计条件
3.2.1按汽轮机大工况作为高加的设计工况,见附表1
3.2.2加热器设计应能满足电站整体布置的要求,并能满足机组变工况运行的要求。
附表1 设计工况(大工况)
加热器型号 |
1号加热器 |
2号加热器
|
给 水 |
流 量 t/h |
77.3
|
进口压力 MPa |
18 |
18 |
进口温度 ℃ |
158.1 |
196.9 |
进口热焓 kJ/kg |
666.1 |
844.1 |
出口温度 ℃ |
196.9 |
215 |
出口热焓 kJ/kg |
844.1 |
925.3 |
抽 汽 |
流 量 t/h |
5.917 |
2.72 |
进口压力(绝对压力) MPa
|
1.684 |
2.864 |
进口温度 ℃ |
351.2 |
408.9 |
进口热焓 kJ/kg |
3145.8 |
3248.8 |
疏 水 |
流 量 t/h |
8.363 |
2.72 |
温 度 ℃ |
203.9 |
231.3 |
热 焓 kJ/kg |
869.7 |
996.3 |
3.2.3汽轮机台数: 1台
3.2.4每台汽轮机配高加台数 2台
3.3设备性能要求
供方应保证高压给水加热器的性能满足汽轮机组各工况给水加热的要求以及各工况下加热器端差的要求(疏水和给水端差) 。
3.3.1高压给水加热器应为立式表面凝结型换热器,且按3.2.1工况下热平衡图中管侧流量进行设计,并留有~5%的流量裕量。
3.3.2高压给水加热器应针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大工况来设计,能满足运行要求并具有满意的性能。
3.3.3所有高压给水加热器应在任何以及所有非正常工况下均能正常地运行。在水室入口、管束入口或壳体内部的部件无过度磨损。所有负荷下的性能应是平稳的,而且无过大的噪音、振动和变形。
3.3.4高压给水加热器壳体应为全焊接结构,按全真空与抽汽压力设计,并应加强,以承受相连管道的反作用力。
3.3.5高压给水加热器汽侧应装设泄压阀,用于管子破损时保护壳体不受损,该泄压阀的小排放容量应为10%的给水流量或一根传热管完全断裂时,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两个断口侧的给水量,取较大值,并应符合HEI标准。
3.3.6高压给水加热器的水侧应装设泄压阀,用于当加热器的进水阀与出水阀关闭且汽侧存有抽汽时,保护加热器不会因热膨胀而超压。
3.3.7为确保电厂的安全性能,所有高压给水加热器及其附属装置的设计应能承受在机组的整个运行工况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同时作用的严峻的负荷组合。在设备设计中所考虑的负荷应包括内部和外部设计压力、设备存水总重、管道重量、保温重量、附加荷载、管道推力以及安全阀推力的影响。
3.3.8供方应提供对应于满负荷、部分负荷、高压给水加热器退出运行的各工况的加热器特性曲线与实际流量。
3.3.9管子的支撑板和档板应有足够的数量,以防止在所有运行工况下管子的振动,支撑板和档板应允许有自由滑动的裕度。
3.3.10加热器的汽侧压力降应小于0.10MPa,水侧的压力降应小于0.2MPa(二台高加总计)。
3.3.11寿命要求
3.3.11.1供方应保证在规定的条件下,保证需方提出的设备使用寿命为30年。
3.3.11.2高加及其附件的使用寿命,必须考虑到在设备使用期间经受各项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
3.3.12 高加旁路阀、安全阀选用国内优质产品,其接口方位大小等应征得需方同意。
3.4设备制造要求
3.4.1所有疏水与蒸汽入口处,均应装设冲击板,以保护管束。冲击板、护罩和其它用于防止可能发生的冲蚀的内部零件,其材料应为不锈钢。
3.4.2高压给水加热器的管束,不管其材料类别如何,管束与管板的连接均采用先焊接、后胀压的工艺。
3.4.3应装设足够数量的管束支撑板与隔板,且间距合适,避免所有运行工况下发生管束振动。支撑板与隔板的装配应允许自由滑动。支撑板与管板上的管孔,应与管束同心,且管孔应经绞孔与两侧倒角处理,以防管束被划伤。
3.4.4每台高压给水加热器上的所有接管,均应伸出加热器表面或壳体外径至少200毫米,以便清理保温。并应提供保温附件。
3.4.5每台高压给水加热器的设计均应提供方便的通道,以便进行管板与管口检查。高压给水加热器应装有自密封型的人孔盖,密封可靠、装拆方便。
3.4.6供方应更换被发现有缺陷的管子,不允许对有缺陷的管子进行修理。
3.4.7供方应说明大堵管数目和堵管比例值,该数应不小于管子总数的5%,且在该数下,仍能满足设计参数。
3.5设备材质要求
3.5.1高压给水加热器结构所采用的所有材料应具有优质的质量,且能适应预计工作的恶劣性,高压加热器的管子材料为碳钢。所有加热器的壳体、水室、管板、等受压元件的材料,应有内容完整的质量保证书。
3.5.2供方应对包括高压给水加热器壳体与管束在内的设备,在制造、运输、现场保管期内所用的防腐保护系统予以说明。
3.5.3所有地脚螺钉,均由供方供给。
3.6仪表和控制要求(I&C)
3.6.1高压给水加热器上用于就地仪表的接管咀与测孔的位置,应保证在流体介质流动状态下,稳定测量和/或读数是具有代表性的,且便于安装维护,并符合有关规定。水位测量所用的测孔应是彼此分开设置,并有足够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