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高压除氧器用于从给水中除去溶解氧和其它不凝结的气体,同时高压除氧器利用汽机抽汽混合加热凝结水,通过回热,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发电机组热效率。
3.2.2除氧器型式:卧式有头除氧器,招标设备在设计合理、技术可靠、有实际运行经验基础上,对除氧方式不作限制,以经济合理、技术可靠为原则。卖方在投标文件中应对投标设备技术作简要说明。
3.2.3高压除氧器各运行工况参数详见附录汽轮机各种工况热平衡图。
3.2.4除氧器运行方式:定压运行或复合滑压。
1. 技术要求
4.1.1卖方所提供的除氧器必须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熟可靠的产品。
4.1.2除氧给水加热器用于从给水中除去溶解氧与其它不凝结的气体,其方法是用蒸汽与给水直接混合,从而加热给水至除氧运行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4.1.3除氧器应采用具有除氧效果好,凝结水温升快,淋水密度大,排汽量小,噪声较低符合适应性强的旋膜式
除氧器。
4.1.4在负荷突变与汽机跳闸等所有负荷工况中,除氧器均应能安全平稳可靠的运行,并无水击、过大的噪音、振动与变形等现象发生。在机组跳闸情况下,应预防蒸汽返流入汽轮机。
4.1.5在非正常运行或事故工况,当2号低压加热器停用或不能正常运行而高压除氧器的抽汽量增加以维持水温时,高压除氧器应能适应此时的给水温度和流量要求。
4.1.6高压除氧器储水箱储水量应为汽轮机大抽汽量工况下7分钟的给水量。储水箱储水量是值指水箱正常水位至水箱出水管顶部水位之间的贮水量。
4.1.7高压除氧器及其水箱的设计压力应保证除氧器运行安全,应是大抽汽量工况下汽轮机抽汽压力的125%。
4.1.8高压除氧器的设计温度应为大抽汽量工况热平衡图中汽机抽汽参数等熵求取在设计压力下的相应温度。
4.1.9除氧器应尽量减少随不凝结气体排放的蒸汽量,以减少热损失。卖方应提供除氧器正常运行时气体排放量,以及减少不凝结气体携带蒸汽所采取的具体措施。4.1.10寿命要求
4.1.10.1在不超出允许运行工况条件下,除氧器的使用寿命不小于30年。除氧器及其附件的使用寿命,必须考虑到在设备使用期间经受各种工况条件的综合影响。
4.1.10.2除氧器的大修周期不少于5年。
4.1.10.3除氧器运行噪声在距筒体外壁1米处不大于85dB(A)。
4.2.1除氧器为旋膜除氧器。
4.2.2如果为了防止分层现象,可在储水箱内装设水分布盘。除氧器储水箱的出水管,应设计在壳体底部之上,从而可避免碎屑进入给水出水接管内。罩帽应装牢在除氧器出水管的上方。出水管上装有不锈钢格栅,从而避免外来杂物进入给水出口接管内。
4.2.3所有管嘴入口,均用不锈钢冲击板来保护。滴盘将用护板来保护,以防在负荷振动时,除氧器储水箱压力突变会引起滴盘损坏。
4.2.4如果为了均布水而应用喷水管时,该喷水管用不锈钢做成,并布置得能方便地从壳体内拿出。除氧器内所有其它会受到浓缩气体腐蚀的零部件,均由不锈钢做成,或采用其它防腐方法。
4.2.5除氧器及水箱壳体为全焊接结构,并有足够刚度,应能承受机组在各运行工况可能存在的同时作用的严峻的受力组合,这些受力包括内部和外部设计压力、设备自重、汽水可能发生的冲击和振动、设备存水重、除氧器平台扶梯重量、检修设备重量、管道作用力、保温重量、地震力、支座反力、附加荷载以及安全阀推力等的影响。
4.2.6设备的接口应能承受从外部管道传来的同时作用的反作用力和力矩,并留有足够的裕量。如果卖方设备只能承受指定的接口受力要求,卖方应说明每个设备接口上所能承受的力和力矩并提交设计院审定。
4.2.7为防止任何汽源引起除氧器及其水箱超压,应装设安全阀。安全阀宜采用全启式弹簧安全阀。安全阀由卖方提供,应在出厂之前做试验,整定并加标签。标签内容至少应包括编号、整定压力、排放量等参数。
4.2.8安全阀应分别直接安装在除氧头和水箱上,安全阀大排汽量和排汽反力按《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附录C的方法计算。安全阀的大释放量不应小于除氧器的大进汽量。除氧头和水箱的壳体(包括接口加强板)、接口短管、短管上的法兰均需作强度验算,并要求能承受地震荷载、内压、安全阀动作的反力和力矩、热胀推力和安全阀及排汽管的重量等荷载的不利组合的影响。4.2.9除氧器与水箱之间的连接焊缝,应不承受过大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荷载,以便维持它们的连接强度。开孔处的加强措施应绝对地满足ASME标准中第Ⅷ部分所规定的要求。
4.2.10除氧器应具有高的效率,其设计应能将排汽损失降至低值,并适合作全真空运行。
4.2.11除氧器水箱的低压给水管管径应能通过大给水流量,管径大小应按机组大抽汽量工况的给水温度和允许的介质流速范围内进行设计,高流速<2m/s,管径具体数值待进行除氧器暂态过程计算后终确定。为把水箱内的积水排尽,除氧器水箱底部应设有管径适当,数量足够的排水管。
4.2.12除氧头和水箱的壳体与封头,应有合适的腐蚀裕量。除氧头和水箱应分别整体供货,否则,应提供焊接方法、热处理方式及适当的工具,费用由卖方承担。凡整体组装后未进行水压试验的除氧器应按工作压力的1.5倍进行水压试验。
4.2.13在启动与连续运行期间,为了把蒸汽死区的不冷凝气体排走,应装有足够的排放口和内部折流板。启动排放接管应与用于连续运行的排放接管分开,并通往冷凝器。承包商应负责排放系统的布置与尺寸设计,使除氧给水加热器内存在的游离氧不发生氧化腐蚀问题。
4.2.14设备设有排水接管和为了进入设备的铰接人孔门。人孔门应根据检修时拆卸运出壳体外的零件尺寸决定,但不应小于DN500mm。
4.2.15在水箱内应装有预暖管子,以便缩短预暖时间。该管子应采用不锈钢制作,并应有防止水击和振动的措施。
4.2.16除氧头和水箱之间设有足够的流通通道,以达到甩负荷或压力突然变化时,除氧头和水箱之间的蒸汽压力能立即平衡。
4.2.17卖方应提供除氧头和水箱之间所有相互连接的管道及内部管道。
4.2.18除氧头和水箱上的接口为焊接式,并在工厂加工好焊接坡口。法兰接口应符合有关标准。
4.2.19水箱的内部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加强圈,且加强圈的材料必须与筒体的材料相同。
4.2.20卖方应提供除氧头和水箱的所有接口、底座的布置尺寸,这些尺寸的偏差不得超过3mm。同时提供水箱底座所有的地脚螺栓。
4.2.21高压除氧器水箱双支座间距7.0m。
4.2.22所有水位调节、水位指示表、水位报警、压力表和温度计等接口尺寸应按如下规定:
(1)水位计仪表接口为50mm。
(2)压力表接口为DN20。
(3)温度计接口为承插焊接段钢插座。
4.2.23为便于保温,除氧头和水箱的所有接口至少应伸出筒体表面300mm。
4.2.24水箱支座应能承受除氧头、水箱、所有附件和连接管道的重量和推力,还应承受设备全部充水时的重量。
4.2.25卖方应提供设备本体全部固定保温材料用的保温钩、支架等附件。
4.3.1卖方对设备本体与附件的材料的选择负有完全责任。卖方应合理地选择除氧头、水箱及附件的材料,材料的使用应和设备各零部件的使用条件相适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所规定的材料要求。
4.3.2填料应选用不锈钢材质,表面积大,不产生锈蚀物。除氧器内所有其他会受到浓缩气体腐蚀的零部件,均由不锈钢制作。
4.3.3卖方应按有关国标或制造厂选用的标准标给出主要零部件材料牌号,当没有这些牌号时,应标明材料制造厂家,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
4.3.4材料进厂应进行材料试验,保证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应采用焊接特性良好的材料。
4.3.5凡不锈钢材料应按GB3280-92《不锈钢冷轧钢板》要求加工。
4.3.6凡碳钢材料应用机械或化学方法除去内外表面的氧化层。当用化学方法清洗时,材料不应显出斑迹和腐蚀。
4.3.7所有焊接与修补焊接工艺以及所采用的焊机均应符合ASME标准中第Ⅷ部分与第Ⅸ部分要求。母材需要进行冲击试验,其焊接工艺鉴定试验的试样应进行冲击试验.
4.3.8焊接应按ASME标准中第Ⅷ部分要求进行焊后热处理,所有用于工艺鉴定所采用的试验板材,应进行焊后热处理,满足焊成件所计划的总累计热处理时间。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不得危害设备的安全运行。
4.3.9设备焊缝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
(2)光谱检查
(3)机械性能试验(拉力、弯曲、冲击)
(4)无损探伤
(5)水压试验
4.3.10除氧器的无损探伤应明确标注,探伤记录应存档供买方必要时查阅
4.4 仪表控制要求
4.4.1 卖方随主设备所供的就地仪表和监测元件必须符合国际标准,且规格要齐全,检测元件的选择应符合监视控制系统的要求。不得选用国家宣布的淘汰产品。并根据安装地点的要求,满足防爆、防火、防水、防腐、防尘的有关要求。4.4.2 用于保护联锁的开关量仪表,应选用进口过程开关,过程开关的接点容量应为 220VDC 1A或220VAC 3A;接点数量满足控制要求。
4.4.3 卖方应在投标阶段按要求报出配供产品的型式、规范、数量和供应商,每种产品应至少推荐两家以上供应商,终由买方确认。
4.4.4 卖方应成套提供除氧器所有的本体测量孔以及就地检测仪表;应至少包括就地磁翻板式水位计、单室平衡容器、测量筒、所有水位测量一次门前的取样管及一次仪表阀门。
4.4.5 除氧器应至少提供两对水位变送器接口、一对就地磁翻板式液位计接口、两对液位测量筒接口,所有水位接口标高均应一致。
4.4.6 卖方应提供水位接口和水位限值参数及联锁保护的要求。各水位接口和水位限值必须标注在除氧器图纸上(包括正常水位、高水位、高—高水位、低水位、低—低水位等)。除氧器上用于就地仪表的管嘴与接头的位置应保证对流体介质的测量和/或读数是有代表性的,且便于安装维护的位置。水位测量所用的测孔应是彼此分开设置。
4.4.7 卖方所提供的调节阀、电动门等选用有成熟的运行经验的产品。调节阀执行器采用电动执行机构,应能接受DCS控制系统发出的4~20 mADC控制指令,反馈4~20 mADC的位置信号,调节阀执行器的开/关方向限位开关应具有一对独立的两常开两常闭接点;电动门开/关方向限位开关应具有两对独立的两常开两常闭接点(不包括电动门控制回路中使用的接点数量),电动门开/关方向力距开关应具有一对独立的两常开两常闭接点;限位开关和力距开关的接点容量均为220VAC,3A和220VDC,1A。
4.4.8 卖方应提供有关的接口参数及要求、安装和使用说明书、运行和控制要求等资料。
4.4.9 卖方应列出所有由卖方供货的检测仪表,控制阀与电气装置的清单,并写明它们的用途、制造厂与型号。
4.4.10 厂供就地指示仪表(压力、温度等)其精度等级不低于1.5级。
4.5.1除氧器及水箱应分别设置固定铭牌及各种标志。铭牌应耐腐蚀,并牢固地安装在除氧器及水箱壳体明显的位置上。铭牌尺寸及技术要求应符合JB8标准的规定。
4.5.2铭牌的内容应包括:制造厂名称、设备名称、型号、设备的主要参数、出厂编号及日期等。
4.5.3重要部件根据图纸,在一定位置上标有装配编号,使用材料和检验合格的标志。
5.1.1除氧器设计、制造所遵循标准应遵守以下原则:
凡按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设备,须按引进技术相应的标准如ASME、ASTM、NFPA及相应的引进公司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
以国内技术设计制造的产品,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进行设计、制造、检验。
在按以上技术标准设计制造的同时,还必须满足新版的电力行业(包括原水电部、原能源部)相应规范标准,当两者有矛盾时,以电力行业标准为准。
在按相应技术标准设计制造的同时,还必须满足有关安全、环保及其它方面新版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程(规定)的要求。
如果本标书中存在某些要求高于上述标准,则以本标书的要求为准。
5.1.2卖方方应提供设计制造的规范、规程和标准等清单。
5.1.3在与上述规定不相矛盾的情况下,卖方可参考下列标准执行:
标 准 代 号 |
名 称 |
|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 |
GB150 |
钢制压力容器 |
GB151 |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
|
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 |
JB3964-85 |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
JB1152-81 |
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
JB4730-94 |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
ZBJ 98013 |
电站安全阀技术条件 |
GB3077-88 |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
|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
GB/T13384-92 |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JB8-82 |
产品品牌 |
HEI |
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标准 |
ASME |
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第VIII部分 |
PFI |
美国管子制造局协会标准 |
5.1.4除上述标准外,卖方设计制造的设备还应满足下列新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合同及其附件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电力部《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1996版)
电力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
电力部《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电力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电力部(水电部)《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锅炉、汽轮发电机参数系列标准》
5.2.1卖方在投标文件中应对本企业执行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简要的介绍,对质量的保证措施进行必要的说明。
5.2.2卖方应在本合同生效后10日内,向买方提供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监造、检验、性能验收试验标准。
5.2.3任何管道及部件材料的检验、检查和试验均应符合ANSI B31.1中所适用的要求。
5.2.4根据本招标文件,卖方应采取措施确保设备质量,产品交货前,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与试验,以保证整个设计和制造符合规程要求。
5.2.5卖方有责任将检查和试验资料按规定完整、及时提交给买方;对重要的检查与试验项目,应邀请买方派代表参加。
5.2.6如产品质量和性能与标准不符时,买方有权拒绝验收,卖方应负责修理、更换或赔偿。
6.1.1除氧器部件装运前应对内、外部进行彻底的清理。内部金属切屑、填充物、焊渣、杂质碎片均应彻底清除,外部氧化铁皮、铁锈、油迹、粉笔及油漆标记均应彻底清除。
6.1.2若有进行溶剂清理的必要时,应按国家或部颁标准“溶剂清理”要求进行。
6.1.3为防止在运输、保存期间设备的锈蚀,应选用有效的防腐措施。
6.1.4所有碳钢和低合金钢表面均应用底漆和顶部涂层加以保护。
6.1.5除非用户许可,除氧器内侧表面不采取油漆或涂料进行处理。
6.2.1所有孔口和机械加工表面包装时应用管罩或管塞将其保护好,以免运输和贮存期间发生损害和异物进入。
6.2.2设备在装运时应给以必要的支撑。所有松散的部件应加以捆扎或装箱,并有明显标志以识别。因装运而在内部加装支撑处,应明显标志以识别,以便安装或运行前拆除。
6.2.3所有大型、重型的装运件、装箱件应在清单中注明重量及外形尺寸。大、重型运输件应设置足够的起重吊环。
6.2.4每个包装件内必须有与该包装件相符合的装箱单,放置于包装明显位置上,并应采用防潮的密封袋包装。包装内装入的零部件,必须有明显的标记与标签,标明部件号、编号、名称、数量等,并应与装箱单一致。
6.3.1经由铁路运输的部件,应符合《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的要求,其尺寸不应超过铁路运输二级超限限界 大部件及特殊运输情况详见下表。
6.3.2当部件采用非铁路的其他方式运输时,其重量和体积的限值应符合有关运输方式的规定。
每个装箱件应标明下列各项:
(1) 货物名称;
(2) 发运货号及装运组件顺序号;
(3) 发货方及收货方单位名称;
(4) 订货合同编号;
(5) 毛重及净重;
(6) 运输限界尺寸;
(7) 重心及起吊位置;
(8) 防潮、防震、放置位置方向的标志。
卖方应提供贮存和运输说明书,其中应包括对定期检查或存放保养的要求
7.技术数据表
7.1.1 高压旋膜除氧器设备2台;
7.1.2 除氧器额定出力:90t/h;
7.1.3 储水箱有效容积:35m3;
7.1.4 蒸汽参数:
7.1.4.1蒸汽温度:272~274℃;
7.1.4.2蒸汽压力:0.79~0.85MPa;
7.1.5 除氧器出水温度:158℃;
7.1.6 除氧器工作压力:0.588MPa;
7.1.7 除氧器进水包括:高加疏水,主凝结水;
7.1.8 来自高加疏水参数:
7.1.8.1疏水流量:0~9.12t/h;
7.1.8.2疏水焓: 698kJ/kg;
7.1.9来自汽机本体主凝结水参数:
7.1.9.1凝结水流量:66.8t~75.7/h;
7.1.9.2 凝结水温度:123℃;
7.2 (空)
7.3 性能要求
7.3.1(空)
7.3.2 在入口对含氧无限制的情况下,高压除氧器出口含氧量:
7.3.2.1满负荷(100%保证负荷) ≤ 7μg/L
7.3.2.2部分负荷(30%额定负荷) ≤ 7μg/L
7.3.3 在锅炉冷态起动时,出水的含氧量应≤30μg/L。
7.3.4 在锅炉冷态起动过程中,水温应满足锅炉的要求。
7.3.5 除氧器应设有用于高加疏水的闪蒸区。(适用于高压除氧器)
7.3.6 除氧器应设有汽水分离装置或区域,以保证温度运行并达到应有性能。
7.3.7 除氧器设计应能满足锅炉启动时,使用其它汽源时将除氧器限在指定的压力、温度、流量下运行。
7.3.8 除氧器应能安全经济运行30年。
7.3.9 为保证电站的安全性能,包括附件在内的除氧器应设计成能承受许多同时作用的严峻的负荷组合。在电站整个运行范围内或试验工况中,都可能存在所述的同时作用的多种荷载。在设计设备时所考虑的荷载,应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荷载,以及泄压阀推力的影响。除氧器应通过托架支撑在其水箱的上部。除氧器与其它附件的重量,附加荷载,如平台扶梯、管道及保温等,以及导致振动的水平荷载均应给予考虑。除氧器与贮水箱之间的连接管,应不承受过大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荷载,以便维持它们的连接强度。该连接管应用钢板来加强。除氧器操作平台支撑于除氧器水箱上,平台上有管道及阀门荷载,请投标方对此荷载给与考虑。
7.3.10 除氧器设计应能承受管道的反作用力和力矩,并留有适当的余量。装设安全阀的短管、容器壳体(包括短管处的加强板)的壁厚及短管上的法兰均应作强度验算,以承受内压,安全阀动作的反力和力矩、热胀推力及安全阀、排汽管的重量。还应计入地震荷载。
7.3.11 在非正常或“故障”工况下,除氧器应能维持住流量。
7.3.12 除氧器塔头内的旋膜元件应选用优质不锈钢。填料应选用不锈钢。
7.3.13 除氧器及水箱上的安全阀应整定完毕后出厂,有证书并说明在现场是否还需在做检查和试验的证明文件。所有外构阀门应经买方认可。
7.3.14 投标方提供的数据与资料应含在本说明书中,从而明确保证性能、预期性能、中间性能,投标方在标书中须提供的所有设备的结构特点。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和它与业主指明的所有性能要求的适合性,均由投标方负完全责任。
7.3.15
除氧器及水箱上的接管方位应与设计方协商确定。
7.3.16 容器所有焊缝都必须进行无损探伤,并提供检测报告。
7.4 设计与结构特点
7.4.1 型式:带卧式储水箱的膜式除氧器(以下空格由投标方填写)
7.4.2 型号:
7.4.3 装置总高度(mm):
7.4.4 壳体与封头材料: ASTM
7.4.5 设计压力:除氧器 (MPa) 水箱 (MPa)
7.4.6 设计温度: 除氧器 (℃) 水箱 (℃ )
7.4.7 尺寸
7.4.7.1直径: 除氧器 (m) 水箱 (m)
7.4.7.2长度: 除氧器 (m) 水箱 (m)
7.4.7.3壳体厚度:
1—焊接接头系数:
2--应用上述有效系数计算出的小厚度: (m)
3--采用的腐蚀余量: (m)
4--总厚度:(m)
7.4.7.4 封头厚度
1--采用的程序公式型式(椭圆的、准球形的等):
2--成形后在肘节半径处的小计算厚度:(m)
3--采用的腐蚀余量: (m)
4--总厚度 : (m)
7.4.8喷膜管
7.4.8.1喷膜管件
1--每个断面上的数量 每个断面上的尺寸(高×宽×长)(mm)
2--材料,不锈钢类型
7.4.8.2喷膜管断面
1--数量
2--尺寸(高×宽×长) (mm)
3--组装形式
7.4.8.3总的喷膜管面积 (cm)
7.4.9 喷嘴或喷管
凝结水进入除氧器的方式
7.4.9.1喷管
1--喷管数量
2--材料 ASTM
7.4.9.2喷雾阀
1--阀的数量
2--型式
3--压降 MPa, 在 kg/s
4--材料 ASTM
7.4.9.3通过喷嘴或喷雾阀的数量 kg/s
通过喷嘴或喷雾阀的总启擦损失 (MPa)
7.4.9.4不锈钢填料
1--材料,不锈钢类型
2--尺寸
7.4.10起动限制的蒸汽压力 (MPa)
7.4.11汽态起动中所需预暖时间 (分)
7.4.12给定条件时出水含氧量
7.4.12满负荷(100%) (μg/l)
7.4.12.2部分负荷(20%额定负荷) (μg/l)
数量 接头型式 尺寸表 位置 备注
a—加热蒸汽管
b--凝结水入口
c--安全阀
d--平衡管(汽,水)
e—高水位排水管
f—再沸腾管
g--排气管
h—高加疏水
i--水箱排放水
j--给水出口
k--锅炉给水泵再循环管
l--水位指示器
m--压力表及压力信号
n--温度计
o--起动蒸汽管
p—疏水管
q—人孔门
r--检查手孔
s--酸洗接管
t—补充蒸汽接口
u—高加排气接口
v--预暖汽入口
w—箱器连通管
y—排污水管
z—预留管(2个)
7.4.13安全阀数量 ,尺寸 mm,每只阀门的容量 kg/s(汽),压力 MPa,温度 ℃,焓 kJ/kg。
7.4.14排汽阀数量 ,尺寸 mm,缩孔数量 ,尺寸 。
7.4.15就地指示性温度计
a--制造商
b--型式 指针式、工业用
c--数量
d--尺寸
e--量程
7.4.16就地指示式压力表
a--制造商
b--数量
c--尺寸
d--量程
7.4.17磁悬浮翻板式水位计
a--制造商
b--数量
c--尺寸
d--量程
e--设计压力
7.4.18重量
除氧器、 储水箱
a--干的(T) 、
b--充满水(T) 、
c--运行状态(T) 、
7.4.19储水箱支撑描述:
7.4.20投标方应描述在运输与现场保管期内的防腐法。
7.5 噪声控制
7.5.1在1米距离处测得的噪声压力水平应小于85分贝。
7.6 性能曲线/溶解氧随负荷(直到120%)变化的表格,见图 。
7.7.1投标方对主要部件与组装好的设备,应进行工厂试验与现场试验